辽宁心理文化俱乐部第37次活动圆满结束
辽宁心理文化俱乐部第37次活动,由于金新老师有事情,临时改为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咨询师吴婷婷分享四月中学习时听到的一个案例督导。由于涉及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在此略去相关信息。
在此和群里的朋友分享三点收获:
1. 在咨询师向督导老师报案例的时候,台下的所有学员也在听,报完案例,老师让学员们先行进行讨论分析。在十多位朋友都发表了自己见解后,督导老师总结道(以下并非老师原话,但大致意思是这样):大家的发言有很多不同的切入点,但是较为一致的一点就是对咨询师资料收集完整度和条理性都有些许抱怨或者愤怒。其实,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下这样的情绪出自于哪里?在咨询中,我们需要有容忍模糊的力量,我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这种模糊让我们觉得对于这个案例、这个来访者我们失去了能分析和把握的能力,所以我们会觉得愤怒,然后将愤怒表现为指责咨询师资料收集的能力。在咨询时,很多时候来访者是处于混沌状态的,如果他很清楚,也许就不来咨询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拥有容忍模糊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咨询倾听,适当共情,才能一点点、一步步将缠绕的乱麻解开,这样才能发展出洞穿模糊的力量。
2.有时候我们在咨询时会碰到来访者用比较专业的名词,比如分裂……这个时候我们要认真体会来访者说的这个“分裂”到底是什么样的分裂。一般情况下分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个是精神分裂症的分裂,这个是指情感、思维、行为、意志、感知觉之间联结的断裂,表现为思维不连贯,情感淡漠等。另外一种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之间的分裂,例如爱与恨。还有一种就是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分裂,这一种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隔离。对来访者感受的细心感受会帮助我们找到咨询中的突破点。
3.关于面具我和真实我的融合。面具我虽然和真实我有距离,但是作为一种在人际交往时发展出的应对不同人际关系的方式,它也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只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丢掉自己真实的感受,能在面具我和真实我之间找到平衡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