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 
   
 
 
 
 
所在位置 > 首页 > 神经症心理咨询
亚裔学生易抑郁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期望的是什么吗?
 

 

亚裔学生易抑郁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期望的是什么吗?

 

4名亚裔学生写道,他们注意到近年来有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那就是亚裔青少年自杀的消息越来越多。

对于来自于东亚移民家庭的许多学生来说,假日里的家庭聚餐并不像是一种庆典,反而给了父母一个八卦年轻一代的好机会。他们会尽情比较谁家的孩子更加优秀,这使得自己孩子的任何缺点都不容原谅。不管是在外社交,还是家庭内部讨论,关于上大学和高分的话题永不停歇,但却很少有与孩子情绪缺陷相关的讨论。这种对完美的过分追求使得孩子很难展现出内心的不安定,包括情绪斗争甚至精神疾病。

在南亚移民家庭中,对于精神健康的忽视现象同样普遍。该校学生Sara Surani记得有一次她在家中提到了“抑郁症”,家人却回复说:“你觉得你抑郁了?不,你只是没睡好觉,你只是累了。”

“焦虑?噢,不。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足够努力,所以你才担心。你继续努力的话会变好的。”

Surani说,她听到过一些关于自杀的故事。然而,如此令人震惊的故事换来的却是流言蜚语。许多人都表示这种事情只会给家人和族群蒙羞。

在亚洲移民家庭中,患有精神疾病似乎就等于是耻辱。这在各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在中文中,精神疾病与表示神经错乱的“神经病”是同义词。在韩国,为了保全家族荣耀会隔离家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而且“精神病人”也是一个侮辱性词汇。在印度,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自杀”都与“自作乐”谐音,因为社会普遍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这种文化气氛常使得学生难以获得来自家人的支持,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亚裔精神疾病患者增多了。有研究表明,亚裔学生比白人学生更容易感到抑郁,但亚裔却又是最不愿意寻求精神健康援助的人群。

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曾刊登一系列漫画,生动描绘了当亚裔青年向父母倾诉时父母通常会给出的回复,以及他们期望得到的回复。

实际发生的:

孩子:我觉得我抑郁了。

妈妈:你有什么好抑郁的?你很聪明又漂亮~

孩子期望的:

孩子:我觉得我抑郁了。

妈妈:为什么?快告诉我怎么回事~

实际发生的:

孩子:我早晨都起不来床。

爸爸:别这么懒惰。整天躺在那儿有什么用~

孩子期望的:

孩子:我早晨都起不来床。

爸爸: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今天有什么令你担忧的事吗?

实际发生的:

孩子:我太累了。

爸爸:你不是一整天都坐着吗?

孩子期望的:

孩子:我太累了。

爸爸:我们回家吧。我给你做好吃的,然后聊聊你今天的经历。

实际发生的:

孩子:我可能要去找个医生看看。

妈妈:别告诉别人。你不想被人当成异类吧。

孩子期望的:

孩子:我可能要去找个医生看看。

妈妈:如果这样有帮助的话,就快去吧。

实际发生的:

孩子:有时候,我真不想活了。

妈妈:别这么说!你知道父母做了多少努力才有你的今天吗?

孩子期望的:

孩子:有时候,我真的不想活了。

妈妈:你对我太重要了,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生活。

实际发生的:

孩子:我压力很大,很迷惘。而且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妈妈:谁都这样。

孩子期望的:

孩子:我压力很大,很迷惘。而且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妈妈:你不是孤身一。我会给你建议。

实际发生的:

孩子: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即使我知道,我也不懂如何争取。

妈妈:看看你的兄弟姐妹就知道了。他们又成功又幸福。

孩子期望的:

孩子: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即使我知道,我也不懂如何争取。

妈妈:只要你坚持做真实的自己,你总会找到答案。

实际发生的:

孩子:(叹气)嗨,妈妈。

妈妈:你吃饭了吗?冷吗?去健身房了吗?工作如何?

孩子期望的:

孩子:(叹气)嗨,妈妈。

妈妈: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除了家庭因素,哈佛这4名亚裔学生还呼吁学校能够为亚裔学生提供拥有多样性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学生还建议,哈佛应向耶鲁学习,建立多文化中心,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长期帮助。

不仅是校方,学校所有成员都应为此尽一份力。文章建议,学生们应继续奋斗,为探讨精神健康问题创造更开放、更包容的环境。哈佛亚太裔校友尽力促进更多的亚太裔心理顾问加入其中。同时,拥有亚太裔背景的教授和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指导。

孩子:我正在经历一些事情。我希望你们知道。因为你们是我的父母。我需要你们。

父母:我们可能很难懂,但我们会听。而且,我们爱你。

文章来源:亚特兰大华人生活网

-------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