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 
   
 
 
 
 
所在位置 > 首页 > 七彩动态
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推荐——这4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
 

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推荐

——这4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




在网上看到了一条视频,是一位爸爸的含泪自述。


他在儿子的iPad上面看到儿子亲手写下的一句话:杀了小树爸爸。


小树爸爸很震惊,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让六岁的孩子这么恨自己。



慢慢询问孩子他才知道,是因为他对孩子干涉太多。


写作业磨蹭不行,吃饭慢不行,就连走路姿势、穿什么鞋子他都要管控着儿子。


作为父母,也许我们觉得想:这样管教不是应该的吗,教育本身不就是纠正孩子的错误吗?


其实不是,这并不是教育,而是在不断压缩孩子的成长空间,不断绞杀孩子的自由意志。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幕幕扎心的亲子关系——父母用心关照,孩子却觉得自己不如孤儿。父母拼尽全力,把孩子培养成了仇人。


有一些养育方式,就是在把孩子推远,就是在用无形的刀子伤害孩子。


这四种父母,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施展自己的控制欲,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养成了仇人。



图片

有童年创伤的父母,容易重蹈覆辙


从小被父母伤害过的孩子,都在心里默默说过一句话:等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这样对待他。


如果这个誓言成立的话,那词典里就不会有代际传递这个词语。


事实上,从小没有被好好爱过的孩子,做了父母之后并不会天生就会爱孩子。


在意识层面,他们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内在小孩,努力补偿那个小孩,补偿曾经受伤的自己。


但是在潜意识层面,他们又会嫉妒自己孩子,孩子的快乐会激起他们内心的伤痛。


他们会认同父母的养育方式,认同父母的强大。然后把同样的伤痛,施加给自己的孩子。


曾奇峰老师说:父母会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创伤,从而把孩子培养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树爸爸,他总是被父母骂到去厕所偷偷哭,他因为弄丢一只鞋被妈妈数落了半个月,导致他都很害怕回家。


当了父亲后,他又把那种恐惧感“遗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就像《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妈妈,她自己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她明明是一个受害者。做了母亲之后,她又成了施暴者。


就像我们这代人的父母,他们自己吃过不少生活的苦,他们也能立志好好奋斗,让自己的孩子过好日子。


可是看到我们开始衣食无忧的时候,哪怕睡一个懒觉,买一次高端水果,他们都会絮絮叨叨好久。


父母通过“重复”过去的方式,操控孩子的人生。


还会用一句“我们小时候比你惨多了”,来激起孩子的无力感。


这代代相传的伤痛,成了一代代孩子对父母的怨恨。


我们对父母曾经的不满,都变成了孩子现在对我们的不满。



图片

自恋的父母,高压管控孩子


曾经有这样一条新闻,一名24岁的男子报警说“我杀人了,我把我杀了”。


警察到了之后,他只有一个请求,就是让警察把他带走,主动要求被拘留。


这位24岁的男子,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当天晚上两个孩子有点困了,妈妈就一直唠叨着催促他带着孩子们去睡觉。


就是这一次的催促,激起了男子内心深处埋藏了20多年的压抑。


从小到大,不管是吃饭睡觉的小事,还是结婚生子的大事,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盯着他,催促他,要求他,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由。


图片


很多父母在生理年纪上,都已经老大不小,但是心理上,还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


受全能自恋感的支配,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全能的,自己想要什么别人必须立刻满足,否则就要大哭大闹。


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期待发展,完成自己期待的大小事务。


如果没有,他们的全能自恋受挫,就会转化为全能暴怒,他们会冲孩子发泄,会不停地唠叨,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


而孩子作为一个弱小又独立的个体,他们一直被父母支配着。


为了爱父母,他们愿意多多忍让,可是在忍让的过程孩子会越来越怨恨父母,也越来越讨厌自己。


那句“我把我杀了”,看起来是一句玩笑,其实是潜意识的流露。


妈妈的高控制欲,挤占了他的自我空间。母子两个人长期共用一个灵魂,而且孩子一直是空间被压缩的那一个。


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要么他“杀了”自己,完全服从妈妈,成为没有自我的工具人。


要么,他“杀了”母亲,与母亲完成分离,拒绝接受母亲的意志强加。


控制欲太强的自恋父母,一步步把孩子逼到了仇人的境地。



图片

太“清白”的父母,用内疚感拴住孩子 


有一类中国式父母,身上充满了悲情的味道。


他们一生都过得很苦,为了孩子燃烧着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恨不得把骨头都砸碎了给孩子。


可是,这种父母往往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反而还会让孩子怨恨。


《安家》里面有一对卖包子的老严夫妻,他们一个包子赚五毛钱,住在卖包子的铺子里,靠着这样日积月累攒了300万给儿子全款买房。


他们连还贷款的苦都舍不得让儿子吃,但是儿子用什么回馈他们了呢?


儿子住进新房,把来投奔他的父母赶出门外。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例,确实令人心酸。


可这背后藏着的真相是,父母只付出不接受,利用“清白感”把自己置于关系的高位。


热播的电视剧《亲爱的小孩》中,婆婆带孩子的时候沉迷打麻将,把孩子从婴儿车上摔下去了。


她采取措施不是寻求原谅,而是回到家趴在地上擦地。


儿子儿媳想要怪她,她就拿出自己擦了三遍地,每天辛辛苦苦做饭来堵住对方的嘴。


用内疚感控制孩子,也是父母常用的方式。


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内疚感,也不愿意感觉到内疚,所以就把内疚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体验这种内疚感。


一个人的内疚感积累多了,就变成了愤怒,想要逃离的愤怒。


所以现实中,含辛茹苦的父母,往往养出不懂感恩的孩子。过度付出的父母,让孩子想要远离。


适当的内疚,会激发人的责任感。但是过度内疚,会让人感到恐惧。



图片

贬低型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自尊


当父母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就会通过掌控孩子人生的方式,获取内心的安全感。


父母操控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用内疚操控,有的是用冷漠操控,有的是用暴力操控,有的是用贬低的方式操控。


《圆桌派》中有一个话题讨论的是,父母为什么喜欢告诉孩子,他们是垃圾桶捡来的?


窦文涛说了一个观点:本质上这是一种操控,他们就是想看着你恐惧,你害怕他们就笑了。


图片


“让孩子觉得害怕”,这的确是很好的操控方式。


我们很难控制一个比我们强大的人,越是弱小的人越容易被控制。


所以父母喜欢通过贬低、否定的方式,让孩子觉得“我这么糟糕,除了父母没有人要我”,从而更好的控制孩子。


他们口口声声说是爱,是为你好,或许是在PUA。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一位网友说成年后父母都会拆他的门锁,翻他的包。不管他多么低眉顺眼,都会被父母打骂。


父母把他当成私人物品,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哪怕侮辱他人格,他还得跪舔回去,要不然父母就说他不孝顺。


图片


从这个帖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恨意。


“后来我爆发了,谁也不理谁”。


父母的贬低、人格侮辱,把孩子亲手培养成一个仇人。


他们明明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却满嘴都是“为你好”。


当有一天,孩子不愿意继续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生活时,就是与父母决绝之日。



图片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和孩子成为敌对的关系。


我也知道,大多数父母并不懂爱的方式。


他们认不清自己,也不愿意了解孩子的感受。


于是,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把孩子一点点推远。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爱,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爱与自由呢?


有一位网友说的很好:


是实实在在的爱,是不必慌张与害怕,是付出可以得到回报,是我爱你你也爱我,是我有安全感与勇气。


图片


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因为很多父母本身都是受过伤的孩子。


虽然如此,但是想要终结代际传递,享受流动的亲子关系,我们必须从改变自我开始。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图片,进入www.沈阳心理咨询.cn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qcxljy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