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 
   
 
 
 
 
所在位置 > 首页 > 七彩动态
沈阳婚姻情感心理咨询推荐 ——为什么现在很多优秀的女孩,都不恋爱结婚?
 


沈阳婚姻情感心理咨询推荐

——为什么现在很多优秀的女孩,都不恋爱结婚?





陌陌找到我,坐下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觉得,我心理好像有点问题。”


带着强烈的自我怀疑。


36岁的她,至今都没办法好好谈一段恋爱。


事业有成的她,身边不乏优质的男性,也有不少互生好感的。


每一次关系往更深发展时,她就会开始排斥,以冷暴力结束关系。


吊诡的是,哪怕她能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很精彩。


“好想有人陪,有人爱”的念头却还是时不时冒出来,牵动她的情绪。


“就好像被诅咒了,每次都这样,忍不住渴望,又没办法长久。”


为什么她会有这种既渴望爱,又拒绝爱的“亲密恐惧”?


它因何而生,又该如何克服?


不妨继续往下看。



01

为什么他太靠近,

我就想逃跑?


在陌陌的讲述里,最令她困惑的是:


随着关系逐渐深入,她本该和对方越来越亲近。


但她的感觉却是,越靠近越惶恐。


这些年来,她谈过最长的一段恋爱也不到1年。


这段最长的恋爱里,她也没试过和男友太靠近。


初次约会,男友想牵手,还被她条件反射般直接甩开。


每次有身体接触,她都会本能地抗拒,下意识想躲开。


明明爱着面前这个人,却不敢靠近,不敢让关系再进一步。


当被问到什么时候“抗拒”的感觉最强烈时,她脱口而出:


“只要他提出想要关系进一步时,我就会非常想逃跑。”


然后,找各种借口逃避,慢慢冷掉这段感情。


迄今为止,她的每段感情,都会经历这种循环。


她也因此认定自己“有毛病”,觉得自己不适合任何亲密关系。


其实,回避亲密的背后,是她深埋内心的恐惧。


恐惧,首先来源于曾经被伤害的经历。


心理咨询师Trillion Small在她的TED演讲《克服对爱的恐惧》中说:


“你拒绝一件东西,往往是因为,过去的经历告诉你,这个东西是不好的。”


对陌陌来说,就是如此。


打从她记事起,父母就在无休止地吵架、冷战,彼此伤害。


初中时他们终于离婚了,父亲转头就再婚了,留下她和母亲一起生活。


和父亲为数不多的接触,就是要钱的时候。


陌陌的成长记忆里,几乎都是要钱时继母甩的脸色,和妈妈不曾停过的抱怨和唠叨。


“你知道我一个人养你长大有多辛苦吗?”“男人全都靠不住!”……


这样的话,一句句“砸向”陌陌。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看,养育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会给孩子未来的认知行为埋下种子。


比如,他们如何看待、处理亲密关系,会影响孩子未来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


陌陌父母之间紧张的关系,时刻指向对方的恶意,让陌陌常处于恐惧和忧虑中。


久而久之,她便形成对亲密关系失望和恐惧。


所以,长大以后,无论家人怎么催,她都没法好好地恋爱。


因为她太害怕了。


害怕自己进入更亲密的关系后,会像父母一样,互相折磨,最后以痛苦收场。


所以,宁愿主动给这段感情划上句号。


如果你也有着跟陌陌相似的经历或痛苦,请允许我先给你一个拥抱。


我想告诉你:


过去的经历或许很糟糕,但这从不意味着你很糟糕。


这些经历都是个别的、过去的、暂时的。


它们终会翻篇,而你,也始终值得被爱。



02

我爱你

但我更怕被伤害


在亲密恐惧的人群中,除了像陌陌这样,因父母的「不良关系模式」而回避、恐惧外。


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是因为回避型依恋


因婴儿期的不安全依恋,对亲密关系产生疏离和回避。


比如美国动画《马男波杰克》里的波杰克。


求爱永不满足,一出问题就只会逃避的他,总把亲密关系搞得一团乱。


可他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爱,甚至不知道“爱”是什么样子。


他出生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从没有得到过父母满足的爱。


父母都觉得他是个累赘,高兴时还有好脸色,不高兴时,对他极其恶毒。


难得被妈妈主动关心,还是有要求的:


“你希望得到妈妈的爱,就去外面给他们表演唱那该死的歌。”


久而久之,他只能把情感需求压抑在内心,不去向父母表达。


很多回避型的人也是这样。


他们不是不需要爱,相反,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被关心和疼爱。


就像波杰克,拍喜剧红了之后,满心欢喜地请妈妈来看。


期待着现在有钱有名的他或许能得到妈妈的爱了。


没想到,没有爱,只有羞辱:


“我知道你想要幸福快乐,但你不会的。你生来就支离破碎,这是你天生的。”


在这样长久的打压下,他只能藏起被爱的渴望。


告诉自己:“我不能在关系里陷得太深,我不需要别人爱我,我只要自己爱自己就可以了。”


这也是为什么,回避型的人总是无法走进亲密关系,甚至会无意识否定自己对爱的需求。


因为太害怕失望,所以不敢让自己完全地、彻底地卸下防御,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就像我曾看到的一段倾诉:



没有一个标点符号,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焦虑与恐慌。


不是不爱,而是不敢。


既害怕爱的存在,又害怕爱的离开。


当然,除了父母的不良关系模式和回避型依恋外。


我们还可能会因为经历过的很大的挫折或是创伤体验,生出对亲密的恐惧。


比如,沉重的失恋、最爱的人离世、或是被身边重要的亲人持续攻击,或言语、肢体侵犯等。


都可能让我们不敢再打开自己,去相信亲密关系。


从某种程度来说,过往遭遇过创伤或打击的人会形成一种应激反应。


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或回避,可能就是对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种保护机制。


它是我们一种本能的防御,会让某个阶段的我们避免遭到更大的伤害,避免去经历更痛苦的体验。


但也导致了它可能会形成某种重复性的模式,一直存在于我们身上。


所以,如果你也发现自己在回避被爱,恐惧亲密,在渴望与害怕间挣扎。


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去看看,这份「恐惧」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创伤。



03

能够去爱比被爱

更让我幸福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爱,是一种需要练习的能力。”


深以为然。


我们常常会因为过去的创伤或匮乏,在“爱”的路上迷失方向。


有时为了躲避这种迷茫和失控,我们还会强压下自己的渴望,恐吓自己:“爱了就会受伤”。


但其实,对爱的渴望并不是软肋,而是我们最本能、最真实的需要。


所以,不必强压下它,试着去练习,让自己拥有爱的能力。


如果你想克服自己的亲密恐惧,勇敢地去爱:


首先,不要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对于亲密恐惧的人来说,正是因为自己在爱的能力、自我认同的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才会导致关系无法继续亲密。


如果急着逼自己去改变,只会越推进越产生更多的焦虑。


所以,不要急于在关系中逼自己向前、改变。


先看到、肯定自己。


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去理解,当下的自己为什么会在关系中出现恐惧、逃离的状态。


比如可能是来自童年反复的创伤、可能在爱中反复受挫的体验等等。


允许自己暂时在关系中有这样的状态,接纳并更多地觉察。


其次,学会自我关怀。


我们除了要向外去探索关系的走向,也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


去直面过去的一些忧伤或者恐惧,倾听自己内心不同的声音,学习照顾好自我的心灵世界。


在关系里,给自己预留出合适的私人空间。


因为,现实生活中,不止有理想的、好的关系,还会有一些有毒、有害的关系,会对我们的内在体验造成恐惧和危险。


给自己留出一个“安全基地”,保护自己的边界,在这其中积蓄更多的能量去应对外在挑战。


然后,是敢于在关系中表达真实的自己。


在足够安全和信任的情况下,试着向我们的另一半表达自己。


关系里的议题,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双方都对自己行为有一定的认知。


比如,你在关系里常常习惯性地否认或回避,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我就是注定要孤独终老的人。


这必然会给关系带来糟糕的体验。


我们要觉察这一部分,并对这样的认知偏差进行纠正或重塑。


试着信任我们的另一半,和他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焦虑,并和他确认、弄明白彼此的关系里存在着的问题。


也做好和对方一起去面对、解决的准备,一起努力去克服关系中的一些障碍。


也许你开口的那一瞬间,对方已经期待很久了。


最后,挖掘你的自身资源。


做咨询这么久,我越来越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比如很多的亲密恐惧者,会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或是在团队里是很好的领导者。


如果我们能看到这一部分,去客观、稳定地去评价自身的价值,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关爱自己。


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爱和自信,去融化我们在关系中的恐惧。


或许,你会因为创伤太深,压抑过久,没有足够的力量表达自己,挖掘自己的资源。


如果你愿意,可以借助专业的力量,比如心理咨询。


就像陌陌一样,来到咨询室,在一段滋养的咨访关系中,看见恐惧的背后,看见自己本身的光,并收获爱的能力。


对我来说,每次做咨询,我都像被来访者邀请到自己空间的提灯人。


我的作用,不是找到来访,直接带他走出去。


而是走到他身边,关心他“你还好吗?这里有着怎样的故事?”


然后把灯递给他,陪着他去照亮、理解这个有很深的黑暗与伤痛的空间。


直到他的内心有足够的自信与力量,能够自己提着这盏灯往前走时。


咨询,就真正起到了作用。


到那时,就算我们就此告别,他也能够带着发亮的那盏灯,去度过他的人生。


最后,我想送你《大鱼海棠》里的话:


“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如果你有幸遇上了那个对的人,试着大胆一回,勇敢去爱吧!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图片,进入www.沈阳心理咨询.cn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qcxljy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