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推荐
——那些被迫长大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个用电影改变命运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电影《何以为家》的主角赞恩。影片根据赞恩的真实经历拍摄的,讲述的是发生在黎巴嫩贫民窟中的叙利亚难民的故事。
无疑,赞恩是幸运的,但毕竟是少数。因为还有很多个“赞恩”生活在痛苦中。
影片中,我们会看到更多边缘底层人的真实状态,还会看到看似身不由己的父母成为了作恶者,同时,我们还看到了赞恩这个被迫长大的孩子,其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以及对爱的渴望。
今天的文章,我就结合影片内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说,那些被迫长大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被迫长大的孩子,
是在“被动破壳”成长
破壳的概念,是武志红老师提出来的。
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诞生和发展,就像一只鹰蛋,最初是在自恋的壳中,当母爱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它就会自然发育,破壳而出。刚破壳而出的雏鹰,缺少攻击能力,还需要母爱的怀抱。等攻击能力初步形成后,成为真正的小鹰,再进入更具挑战性的环境,去试炼竞争力。
三岁前的孩子,像“小鸡”,而三岁后的孩子,就像“小鹰”,这时需要破壳,进入家庭港湾,再进入社会熔炉,最后,进入到无限世界。
具体来说,就是自恋之壳、母爱怀抱、家庭港湾、社会熔炉和无限世界这五个阶段。
但是破壳阶段,需要养育者提供孵化环境,让“小鹰”的胚胎自然成长,等到发育成熟后,从内部破壳而出。
如果养育者从外向内,让其“被动破壳”,就会产生破坏性影响。
影片中的赞恩,就是父母让其“被动破壳”,导致了他孤僻和暴躁的性格。
我们看到,赞恩的独立性和成熟度远远超过了同龄孩子。
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来说,本该是读书和无忧无虑的年龄,他却在打工赚钱,帮父母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本该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他却忍受着父母的责骂和他人的冷嘲;本该由父母呵护的妹妹,在生理期时也只能依靠他来照顾,这样的被迫成长,让他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中。
02
被迫长大的孩子,
内心缺少真正的爱
一个被动长大的孩子,其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会停留在自闭中,这也是赞恩孤独的原因。
这说明,赞恩缺少父母本该提供的良好孵化环境。
武志红老师认为:
孵化是心灵成长的一种基本隐喻。养育者需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觉,依照他们自己的节奏自然成长,让孩子的一项项能力从内部破壳而出。
也就是说,抚养者(主要是妈妈)满足婴儿的需求,并不只是照顾好孩子,还要帮助孩子从自闭的孤独世界进入关系的世界,这是拥有正常心智的基本。
对于赞恩来说,他不仅缺少父母提供的心理需求,也缺少父母的帮助,让自己进入关系的世界。
当赞恩想去读书时,妈妈的态度是支持,但目的是为了节省开支,因为学校会发一些生活用品,而父亲则极力反对,他要赞恩去给房东打工,因为房东不高兴会把他们一家人赶走;当赞恩祈求父母不要把妹妹萨哈嫁出去(其实是卖出去)时,结果遭到一顿打骂。
赞恩在游乐场,脱去设施中女性模型的外衣,让其露出乳房,这并不是他的恶作剧,而是潜意识中渴望着母爱。因为他从未被现实生活中的妈妈“哺乳”过,更没得到过真正的母爱,包括父爱。
可以,赞恩没有得到过父母的重视,更没有被满足过被爱的需求,这样的“孵化”环境让他很难感受到温暖,更不会快乐成长。
03
被迫长大的孩子,
很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
强控制型的养育者,会不断压缩孩子的壳,使得孩子的内在空间会越来越小,进而变得非常虚弱,因为他们的意志从未被认可,只是接受大人的意志。
就像赞恩的妹妹萨哈,虽然反对父母,但无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最后的结果还是接受父母的意志,而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概念。
被关入笼内而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会习得一种无助感。之后,这些狗就算处在可以逃避惩罚的情境中,也只会被动地畏缩。狗如果学会了自我控制(成功地逃避开最初的那些电击),会更容易适应新的情境。在人类的情境中,同样存在。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某种失败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最终导致其害怕失败,极力避免做可能失败的事,情绪抑郁、焦虑,并以自暴自弃的形式表现出来。
虽然赞恩在妹妹萨哈出嫁后,看似有些自主权,而他的决定权也只能是离家出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习得性无助。
因为现实没有改变,他的出走并没有改变父母对他的态度,更没有换来自尊,仍然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可见,被迫长大的孩子,基本需求是由自己来满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和养育者建立亲密关系的动力,这就导致了内心孤独和缺爱。
04
被迫长大孩子的背后,
是父母责任的缺失
“被动破壳”的小鹰是脆弱的,因为没有好的孵化环境,所以嘴不够尖,利爪也未长出,羽翼也不够强大,而这就是养育者导致的结果。
对于赞恩父母来说,他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根本不去顾及孩子们的“孵化”环境。他们只是把赞恩当作一个赚钱机器,并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更没有把他当作孩子来看待,也不会去回应他的情感;他们把女儿们当作一件商品,像萨哈只有11岁,就要“被嫁”,以抵扣上涨的租金。
可见,这样没有责任感的父母,只考虑生孩子,从未考虑过养孩子,而“怎么养”才是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就像现在很多人,在观念压力的驱使下,或因年纪大的逼迫下,仓促地把一个生命带到世上,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这就是不负责的父母。
在孩子的心理发展中,蛋壳的概念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之所以能安心在一个壳内,是因为外面有一层更大的保护层。
对于赞恩来说,他不仅没有母爱的软壳(呵护层),也没有父爱的硬壳(保护层),于是学着否认自己的需求,然后被迫成为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
赞恩在离家出走后,遇到没有身份的埃塞俄比亚黑人女工拉希尔,以及她的私生子约纳斯。在拉希尔筹钱未归后,赞恩带着约纳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做“父母”,但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虽然他想尽各种办法,包括贩卖曲马多饮料,最终还是被房东赶了出来,钱也拿不回来,走投无路,只能把约纳斯卖掉。
可见,一个孩子,终究无法承担起父母的责任。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沈阳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沈城唯一荣获全国优秀心理服务机构提名的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服务理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换发出七彩的光芒!
服务项目:沈阳心理咨询、沈阳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沈阳青少年心理咨询、沈阳恋爱情感心理咨询、沈阳职场心理咨询、沈阳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沈阳亲子关系心理咨询、沈阳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沈阳情绪管理心理咨询、沈阳个人成长心理咨询、沈阳神经症性心理咨询、沈阳EAP心理咨询、沈阳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沈阳压力管理心理咨询
咨询热线:024-23500628 13889330109(微信同步)
微信公众号:七彩生活心理家园(qcxljy521)
|